今天是北师大之行的第四天,我们迎来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原北京四中政教处主任的丁榕老师。讲台上的她衣着朴素、举止端庄、精神矍烁、目光灼灼、活力四射,要不是她自我介绍,我们根本看不出她已到古稀之年。
整整一个上午,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丁榕老师以自己的平凡点滴,向我们展示她榕树般苍劲繁茂、热爱生命的情怀,更向我们诠释了“教育应该是一个用爱来优化生命的过程”,师爱因智慧而美丽。
作为教师,我们无疑是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的。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
丁老师说,爱的智慧首先是观念的智慧。方法源于观念,观念决定方法,观念最重要。她提醒我们在这儿学习,一定要把观念想清楚,要了解育人的知识、育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发展的教育观念,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可能会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
其次,爱的智慧还体会于“爱是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从教40余年,丁老师概括自己对学生所付出的“发展的爱”:60年代是“温暖的爱”;70年代是“宽容的爱”;80年代是“理解的爱”;后来是“尊重的爱”、“信任的爱”、“快乐的爱”。时代的车轮滚滚,学生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一定要摸准学生的心弦,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才能让自己幸福、快乐、有成就!
智慧的师爱就像一缕春风,一夜喜雨,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人、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互动。智慧的师爱应该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陶冶情感、用思想影响思想、用人格塑造人格。
丁老师的讲座没有假、大、空的高调理论,有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则则动人的故事,一句句滚烫而发人深省的话语。她那并不慷慨激昂的语调,打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多少次我们被她的直率、风趣逗得放声大笑,多少次又被她与学生的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少次情不自禁地激情鼓掌,多少人还在休息间隙抓紧时间与她合影留念。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职业的爱,是恒久远永不倦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但是要实践着种种的智慧,还需千锤百炼。我们当以丁老师为真实的榜样,甘心做一个小小的班主任,以平和的心态,在生活中找准位置,创造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文:贾王花 图:郑国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