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 “凝”合力 “聚”素养
——记瓯海区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活动
为促进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更好地落实信息科技新课标,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5月10日下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研讨活动在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课例展示 指向真实启新思
首先,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的杨蓓蕾老师带来了《控制系统的输入》一课。杨老师以楼道灯的运行过程为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分解系统、实验探究、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初步感知到控制系统中的输入是多样的。杨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闸机系统、烤箱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更清晰地说明控制系统的输入类型,将“输入”环节的抽象过程在实践中进行巩固。
第二节课是由温州大学附属白象实验小学的李乐和老师带来的《设计统计表》。李老师以“体育老师的难题”为真实情境,让学生们帮忙整理分析三年级女生跳绳成绩。通过观察统计表、设计统计表、制作统计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认识了统计表的组成部分,确定统计表的内容,并利用电子表格将统计表呈现出来。李老师还适时介绍了一些小技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专题讲座 整合提炼促成长
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后,三白茶片区信息科技教研组长李林好老师带来题为《四化三维:基于在地资源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讲座。李老师提出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从主题在地化、内容结构化、学习实验化以及评价综合化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以儿童的视角综合在地资源,结合学科大概念确定单元主题,统整多个学科。用好目录单、资源单、实验导学单,追求深度学习,并在评价中体现真实性、多元性、多样性。此外,李老师建议各位信息科技教师多从自身公开课、案例、课题入手,聚焦新课标,多整合提炼,促进教学成长。
瓯海区中小学信息科技研训员朱蕾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她表示,在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中,将多学科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科技原理,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对创新创造的热爱。
图:姚晓丽
文:施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