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思维的科学实践与研讨
---瓯海区伍阔伦名师工作室2024学年第九次活动
在快速发展的教研研领域,跨学科综合问题解决与项目化导向的研究模式日益成为推动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为深化新课标理念落地,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实践创新路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型课堂教学新范式,瓯海区伍阔伦名师工作室于5月30日上午在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开展第九次专题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以“基基于项目思维的科学实践与研讨”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实践研讨与专家引领,助力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活动中首先是季晓乐老师执教《用图像表征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课例,跨学科整合物理、化学的学科知识,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教师创新性地采用粒子示意图(如酸和碱反应中离子交换过程),将抽象的复分解反应“离子重新组合”本质转化为直观图像,学生通过观察图像中气体与沉淀生成,显著降低了对“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认知负荷。
思维进阶设计,促进深度理解教学逻辑清晰,遵循“宏观现象→符号方程→微观图像”三重表征递进:先通过实验(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的成分探究)再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最后用图像解析离子重组过程,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变化的图像,形成完整认知链条。
王忠利老师执教《揭开魔术灯的奥秘-电与磁的复习》创新情境导入,激发认知冲突,以"魔术灯(缘分灯)"这一新颖教具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成功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观察显示,100%的学生在灯亮瞬间表现出惊讶和好奇,有效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沉闷氛围。
王老师通过"现象→原理→应用"三阶递进,深度整合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电磁学知识有机整合,特别赞赏其课堂组织形式。
从任务一.揭秘魔术灯的内部结构 任务二:重现魔术灯 任务三:揭秘干簧管的其他应用,"基于常见电路,帮助学生突破易混淆点,师生同时开启了魔术灯的发现与成长之旅。
活动第三阶段,伍阔伦老师做讲座“基于科学思维提升的有效复习”。伍老师强调推理论证的依据,分享了在CER论证框架下的“证据-推理-观点”图尔敏论证模型,启发组员以模型建构为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最终达成思维提升的教学目标,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进阶。